Squat『深蹲』是很多人都聽過的訓練動作,深蹲做的正確還是錯誤在健身界算是很常見的考古題。
『其實要做好這動作很簡單』
深蹲是人體自然會產生的動作 EX 從椅子上起立和坐下、爬山
只是現今坐式生活型態為社會主流。
大家失去了原本應該有的關節活動度,肌肉力量。
才讓深蹲這動作看來如此的困難。
其實大家只需要一些指引就可以做出正確的『深蹲動作』進而從深蹲的好處中受益。
我們會分為四部分教學:
1.初次嘗試深蹲訓練心態
首先最基本的技巧就是循序漸進,這非常重要,所有重量訓練的教學都是從徒手動作。
(無負荷重量)開始練習起先調整出正確的站姿和關節排列是很重要的,因為現今大多數人都是坐式生活型態,關節活動度、肌肉力量、動作控制能力,掌握能力皆不佳,要像youtube影片看到初次練習馬上要做到100KG的深蹲,就像把一隻綿羊丟進鬥獸場對你來說是非常危險的,運動是要走長遠。訓練是要強壯不是讓自己很快受傷。
2.深蹲訓練操作技巧
3.深蹲訓練進階槓鈴深蹲
研究顯示:不同站立間距會影響蹲舉的運動學,一些運動員會以不同的站距練習來改變肌肉的活化,如此可增加訓練的變化性。
4.深蹲踝關節角度受限處理方法
奇怪!為什麼我的深蹲動作總是卡卡!最問題的主因是『腳踝活動度不足』
腳踝是下肢動作鍊的開始。腳踝活動度受限是十分常見的,特別是指足背屈(Dorsiflexion)的角度。『什麼是足背屈受限,到底和深蹲有什麼關係』
這問題我們要先從踝關節解剖學說起:
踝關節和足部包含很多關節,可以依據其組織性將這些關節分為近端和遠端。
【近端關節】
包含:距脛關節、距下關節、橫蹠關節
【遠端關節】
包含:跗蹠關節、蹠趾關節、趾間關節
而影響腳踝活動度主要和距脛關節有關,距脛關節只有一個活動度在矢狀面『可以讓踝關節蹠屈和背屈』。
踝關節活動角度可分為:
足背屈 0-20度
正中位置 0度
蹠屈 0-50度